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62章 (第1/3页)
当年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朋友,曾看好他的先生,还有那位对他满怀信心的县令,皆感慨一句物是人非,而后将他抛掷脑后,认为他此生遭此大难,再无上升的机会了。 韩允文却没放弃自己。 白日为人抄书,夜里点灯苦读,一鼓作气又考了头名的秀才,接着,在乡试之中,夺了魁首,中了解元,成了举人。 满城哗然。 见他如此出彩,这些人又打算对他投注,可他已没了同这些人周旋的心思。 为寡母还了债,将伤痕累累的meimei的卖身契拿回来,散尽家资做路钱,一家三口来到京城,准备备考最后一道会试。 京城卧虎盘龙,扔出去一个石头,随便哪家都有百年的门楣,出过三品大员,怎会将一个举人放在眼中? 而且,每一届会试,有上百位举子,最后只有三十位能入殿试,殿试之后,又只有十八位能得官爵,剩下的只是进翰林院做个小吏,无甚太大的前途,无需投资。 因此,韩允文入京,并没有激起半点水花。 他仍是靠抄书,赚些微薄的银子,供母亲和meimei生活,供其一家三口,在京中有度日之处。 这中间,唯一对他施以援手的,便是杜家公子杜福海了。 那日,韩允文抄了一天的书,得的银钱小心翼翼地收着,却在回家的路上撞上了黑心的小贼,一把捞走。 本就身弱的韩允文,又跪坐一天抄书,如何能追上专干这行的小贼? 焦灼无奈之际,从花楼里出来的杜福海,吩咐小厮冲了上去,为韩允文抢回了这一天的辛苦钱。 二人相识,是场意外,不含半分算计。 韩允文便对杜福海完全信任。 得知杜福海也是今年的举子后,为表感激,和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