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47 (第3/4页)
下去,不一时抬了一把黄梨木方椅过来, 放在萧老族长身前。 萧老族长叩谢后,才挨着椅子边坐下。 陈易又道:“本王愿出十万两用于赈灾,不知诸位何意?诸位大义,孤定当上报朝廷。” 有了越王十万两银子的“抛砖引玉”,接下来萧老族长首先认捐五万两,其余几大家族也纷纷表态,剩余的小家族也只能跟着点头,最终总共认捐银三十五万两。 越王笑得越发和煦。 在场的各位乡绅却笑得勉强,这两场暴雨,各家的庄子也都有灾情报上来。不说别的,早稻就损失惨重,再这样下几场雨,绝收都说不准。今年田庄的收益本就没谱,眼下又要割rou。 离开越王府时,乡绅们都是步履沉重,如今世道,十亩银子就能买一亩上田,五十两银子就能添个美婢,这一认捐,相当于几千亩良田、数百个美婢一下子被水冲走了…… 即便能换得些名声,轻飘飘的,又顶什么用。 众人看向萧老先生的目光都凉飕飕的。 萧老先生却似浑然不觉,对众人说:“老夫这就去筹措银子,先行一步了。” 萧家能在韶州城屹立不倒,就在于始终会审时度势。 越王再小,也是皇帝的亲儿子,当朝亲王,尊严不可冒犯! 王府和士绅都慷慨解囊,韶州府的官员们也迅速跟上,这些官员自诩廉洁,只是认捐半年俸禄到一年俸禄不等。 “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”,官员收入本不在俸禄上,半年俸禄、一年俸禄算下来也没多少银子。 可赈济百姓也好,筑坝防洪也罢,做出政绩来还是添他们的资历。花旁人的银子,得自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