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91 (第4/4页)
转折、有深切的动机、有后续的发展——只可惜通常案子的真相都非常简单,简单到一个新闻标题就能讲完。” 一个学生喊道:“老师,那么真相是什么?不会是被害者和哥哥争抢停车位,结果被刺死的吧?” 哄堂大笑。 蓝田:“这事件发生在37年前,当时DNA检测技术还很粗糙,没法分辨同卵双胞胎的细微差异,所以真相是什么,到现在也说不清楚。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结果,哥哥因为DNA的检测和目击证人供词而被送进了监狱,可是他至今都在说自己是冤枉的。” 他顿了顿,又道:“但我们在这儿不是追寻真相,我想让大家讨论的是:杀人的行为是不是也可以在非自主的意识下发生,例如你们提到的双胞胎感应,童年阴影导致的潜意识杀人;虽然概率很低,但在犯罪心理的讨论上,确实是被广泛接受的。当时还有一个比较冷门的看法,我觉得蛮有意思的,在哥哥家找到的死者的物品,都是围巾、手绢、袜子这样的贴身用品,如果哥哥真的和死者很熟,那么至少邻居或同事会有人目睹过他们交往。为什么没有这样的证词呢?那么有可能的是,哥哥真的不认识死者,物品和照片其实是另一个人交给哥哥的。为什么呢,用于对哥哥的心理催眠。那人利用哥哥的童年阴影,诱导他去杀人。 如果哥哥的心志比较懦弱,是有可能被长时间cao控的。现在听来很不可思议,但你们都知道,在历史上不止出现过个人被心理催眠,甚至有过上千万人被催眠的事件——在那个时代,密告自己的朋友、朝父母扔石头、杀死自己亲人同学,这种违背正常感情的行为竟然大规模发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