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天才科举路 第158节 (第6/6页)
。 徐韶华对于旁人的目光很是敏感,这会儿敏锐的察觉到对面的眼神从幽怨变成呆愣,随后又变成震惊,不由挑了挑眉。 这位考生的心理活动很是密集啊。 徐韶华没有抬头,只是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了剩下的六道政论之上。 所为政论,便是直接以政治时事为题,要求考生提出自己的见解,考生既不能千篇一律,敷衍了事,又不能脱离实际,惹人发笑,是以这六道政论本就是来为本次覆试划分名次的关键之处。 可是,对于现在这些还过分青涩的考生来说,他们所言大多都稚嫩可笑。 不过,徐韶华有许青云千里迢迢送来的经验,再加上曾经在霖阳府的那段时日,这便是徐韶华胜于其他考生之处。 而徐韶华要的从来不是区区一个秀才功名,若要考,那便是奔着头名而去! 这六道政论题,由浅入深,起初只是截取曾经旧朝的一段政事,请诸考生论述自己的见解。 但等到最后三道,一道比一道辛辣,一是先帝时期的征伐无度,造成百姓如今的积贫积弱,问考生如何评价。 二是圣上幼年继位,七年方得以亲政,百姓多不知矣,问考生怎么看。 而第三题,也就是最后一题,只有短短一句:主弱臣强,何为? 徐韶华很快写完了前三道题目,等将目光落到这后三道时,不由轻轻一叹。 这位学政大人倒是敢问。 随后,徐韶华提笔作答: “学生谨答:国安则民安,民安则天下安。若无疆宁,则无国安,征伐有度,可得太平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