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科举路_天才科举路 第152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天才科举路 第152节 (第6/6页)

子心中如是想着,随后又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,便见那少年这会儿又开始奋笔疾书了!

    徐韶华方才灌了两口酸梅汤醒了醒神,随后便将注意力放在那道实事论之上,若说律法题与数理题尚有人可以凭借天分答的不错,那么这实事论也属于综合素质考验了。

    徐韶华心里将其这么称呼,也是因为本次的考题。

    这道实事论的题目大意为:

    某年某地,夏日发生一场旱灾,植物枯萎,大地干裂,已知受灾百姓多达半数,若你为父母官,当如此抚民?

    此题看着平平无奇,只是普通的抚民之政,若是做过类似的题目也可以说出个一二三四五六来。

    不过,徐韶华看着这题目,忍不住想起了曾经郑时的一场旱灾,当时的旱灾发生在如今的晏南省与河西省的交界之处,名唤怀阴府的地方。

    此地阴盛阳衰,多妇孺而少男子,而彼时朝廷又在此征招了一部分男子冲做壮丁,发生旱灾之时,当地男丁稀少,一群妇孺在大旱之下不光要生存还要面临着匪盗的觊觎。

    且当时的官员与匪盗沆瀣一气,趁此机会大肆引诱百姓卖儿卖女,又哄抬物价,以致最后怀阴府十室九空,还家壮丁愤慨不已,直接被逼上梁山。

    等朝廷得知此事之时,怀阴府已经成为大名鼎鼎的匪府了,即便至今,此地也匪患横行。

    随后,徐韶华沉思片刻,结合历史与律法,开始谨慎作答:

    “学生谨答:耀耀炎光,地蒸如甗,禾稻而枯,民不安之,若百姓半数而难,应先安民而后抚民。”

    随后,徐韶华比出郑时的惨例,论证了旱灾之下民不得安将会导致的严重后果,随后这才笔锋一转,就此事一一分析: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