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教五年,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_第431章 墨家的构想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431章 墨家的构想 (第3/4页)

闻言,从蒲团上站起身来回答道,“春秋百家争鸣时期,其实法家一开始是占主导地位的。因为法家的‘不别亲疏,不殊贵贱,一断于法’,是最能治理好国家的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,不殊贵贱,一断于法的观点,让那些君主和贵族很不满意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想要法外之权,法不加与身。于是便开始推崇儒家的‘仁’‘德’‘礼’,把自己和黎民百姓区分开来,分贵贱立秩序……”

    “法家作为一个学术流派,肯定是没法和有君主和贵族支持的儒家抗衡。”

    “为了生存,法家不得不在纯粹的‘法’后面,加了‘术’和‘势’,借此迎合当时的君主和贵族。若不迎合,恐怕法家早就灭亡了。”

    “说实话,《商君书》里的驭民五术,完完全全就是为了迎合当时秦孝公,已经违背了法家‘纯法’的宗旨。而到了后来,驭民术又被儒家给吸纳了。”

    “作为齐法家的传人,我这个法家首领,其实是很瞧不起秦晋法家的。”

    “嗯,嗯。”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,“其实咱,也是支持齐法家的。”

    春秋战国时期,法家因为受到了儒家的冲击,分为了两个流派。

    一是齐法家。

    一是秦晋法家。

    齐法家的代表是管仲。

    秦晋法家的代表就是商鞅、李悝、慎到等人。

    齐法家的思想是‘天不变其常,地不易其则。’

    秦晋法家注重‘法’‘术’‘势’

    简单的说就是,齐法家保持‘法’之初心的法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